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这篇文章深入剖析了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后美股大幅波动、科技股遭遇重创以及市场的后续应对策略,内容信息密集,适合从两个角度梳理:一是宏观层面对市场的影响与展望,二是投资者该如何理性应对震荡环境。
“对等关税”掀起全球市场恐慌
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关税以来,全球股市蒸发超5万亿美元市值,大型科技公司市值蒸发1.45万亿美元,堪称“金融海啸级”打击。
美股三大指数进入技术性熊市或修正区
标普500:跌幅近6%,自高点下跌超20%
纳指:正式跌入熊市
道指:确认处于修正区间(跌幅超10%)
市场恐慌之下,美联储保持“冷静”
鲍威尔坚持“观望态度”,未透露降息时点,强调关注数据与风险平衡,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不安情绪。
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机构预测悲观
摩根大通、花旗、穆迪、安联等一致预警GDP将收缩或放缓
分析认为若全面加征关税,美国将面临滞胀风险,物价上涨+需求下滑的双重打击
当前或为超卖状态,但远未见底
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市场已计入负面预期,但二轮冲击(衰退、企业盈利下调)仍未释放完毕。
科技股评级下调但仍被看好
如Dan Ives尽管下调苹果、特斯拉目标价,但依然维持“看多”观点,认为现价具长期价值。
理性策略建议
不要梭哈,优先考虑定投:在波动中摊低成本,是当前更适合多数投资者的应对方法。
确保投资资金具备流动性:下行期投入的资金可能长期锁仓,需确保不会影响生活或短期财务目标。
持股逻辑要明确:问自己两件事——基本面变了吗?投资逻辑还成立吗?
关注软件类等低关税敏感度行业:如云计算、企业服务等收入模式更可持续,受全球供应链影响较小。
不要“试图抄底”
所谓“精确抄底”更多是情绪驱动的幻想,市场底部只有事后才知道,调整仓位到“让你能睡得着”的水平才更现实。
尽管“对等关税”掀起巨浪,市场短期震荡在所难免,但从中长期视角看,关键在于判断政策的持续性与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投资者应当在理性与信心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逻辑,另一方面采取分散与分批的方式降低风险。特别是在科技股遭重创的当下,“下跌”未必是“离场”,也可能是“重建”的机会。
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帮你梳理出一个当前阶段的防守型美股/科技股组合建议,或者分析你正在关注的个股是否还能继续持有。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