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4月17日的欧洲央行(ECB)政策会议还有两周多时间,市场对再次降息的押注正在降温。尽管此前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继续下调利率,但最新消息显示,决策层内部正出现新的分歧,特别是在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和欧洲财政扩张的不确定性时,部分官员倾向于“按兵不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欧洲央行内部的"鹰派”与“鸽派”正在重新评估当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最新的汽车关税计划**,以及欧洲军费大幅增加,都为欧洲经济带来额外不确定性。
受此影响,市场对4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从85%降至65%,德国国债收益率也随之上升,反映出投资者对宽松政策的信心有所动摇。
尽管鸽派成员仍主张降息,但他们也可能愿意等待更多经济数据,以减少政策错误的风险。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会议距离现在还有两个半星期,意见仍可能发生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宣布,4月初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并将在4月2日宣布进一步的对等关税政策。这可能给欧洲出口企业带来直接冲击,并增加欧洲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欧洲央行官员对此看法不一。一方面,多数委员同意关税政策可能抑制经济增长,但对于是否会推高通胀,则没有统一意见。
此外,欧洲各国正在加大财政支出,特别是在军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管经济增长疲软,但财政扩张可能带来新的通胀压力,使得降息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近期,多位欧洲央行官员表达了不同立场:
葡萄牙央行行长 马里奥·森特诺(Mario Centeno) 支持继续降息,认为当前没有暂停的必要。
奥地利央行行长 罗伯特·霍尔茨曼(Robert Holzmann) 则呼吁**“暂停观望”**,避免过快行动。
意大利籍执行董事 法比奥·帕内塔(Fabio Panetta) 强调全球不确定性加剧,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他警告称:“遏制通胀的战斗尚未结束,必须密切关注所有可能阻碍通胀回到2%目标的因素。”
欧洲央行行长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也表态:“通胀控制是一场持续的战斗,我们已接近目标,但必须保持努力。”
欧洲央行的当前局面,与2007-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当时,美联储因次贷危机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在2007年开始降息,但在2008年油价飙升和食品价格上涨后,通胀压力一度上升,导致美联储在是否继续降息的问题上面临两难。
最终,美联储选择大幅降息,但经济仍陷入衰退。欧洲央行当时采取了更谨慎的做法,在2008年7月短暂加息,以应对通胀风险。然而,随后的金融危机证明过于担忧通胀而忽视经济增长的风险可能适得其反。
目前,欧洲央行面临类似的困境:经济增长疲软需要降息支持,但财政刺激与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如果欧洲央行过早放松政策,可能面临通胀反弹的风险;但如果行动太慢,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
市场此前预计,欧洲央行将在2025年继续降息多次,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然而,美国政策变动、欧洲财政扩张,以及各国央行之间的分歧,使得降息前景不再明朗。
未来几周,市场将密切关注:
欧洲最新的通胀与经济增长数据,尤其是服务业通胀是否持续回落。
特朗普4月2日进一步的关税政策,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欧洲央行内部立场变化,特别是鹰派是否会进一步增强对降息的阻力。
总的来看,欧洲央行在4月降息仍是可能的,但决策可能比市场最初预期的更加谨慎,甚至可能推迟到6月或之后。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欧洲央行可能选择更加依赖数据,而非提前承诺未来的降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