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经济正面临滞胀风险,而特朗普政府的新一轮高关税政策无疑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从市场表现来看,美股大幅回调,避险资产如黄金创下新高,投资者担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将进一步损害经济增长,同时推高通胀。
根据最新的经济预测,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可能仅为0.3%,远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3%。与此同时,核心PCE通胀预计在今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9%,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消费者信心也显著下降,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7,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表明美国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变得更加悲观。
高关税政策的实施无疑放大了这一风险。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加征25%关税,同时计划征收“对等关税”以及对制药业施加额外关税。这些政策可能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企业转嫁成本给消费者,从而推动通胀进一步走高。
美国历史上最典型的滞胀时期发生在1970年代。当时,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飙升,推动整体通胀快速上升,而经济增长则因成本冲击和政策失误而放缓。1973年至1982年间,美国经历了多轮经济衰退,通胀率一度飙升至两位数,美联储在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领导下不得不采取极端的紧缩货币政策,通过大幅加息来抑制通胀。这一过程中,美国经济一度陷入严重衰退,失业率攀升至10%以上。
今天的情况与1970年代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放缓同时出现的背景下。不同的是,当年的主要通胀来源是能源价格飙升,而今天的核心通胀驱动因素之一是关税政策带来的供应链冲击和成本上升。此外,美联储当前的政策工具更加成熟,但同样面临艰难抉择:降息可能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如果通胀居高不下,美联储将难以贸然放松货币政策。
美联储目前在通胀问题上的表态较为谨慎。主席鲍威尔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未能明确表态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仅表示“不确定性”较高。与此同时,美联储已上调2025年的通胀预期,核心PCE通胀率预测中值从去年12月的2.6%上调至2.8%。美联储内部也出现了政策分歧,例如旧金山联储行长戴利表示,近期通胀数据让她对美联储今年能否降息两次的信心有所下降。
如果关税推高通胀,而美联储又无法及时降息,美国经济可能陷入类似1970年代的滞胀困境。高盛已将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概率从20%上调至35%,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