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政府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的背景下,市场本寄望于美联储能够出手稳定预期。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16日的讲话中并未释放任何“救市”信号,反而坚定强调价格稳定优先于就业,让本就紧张的市场情绪雪上加霜。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市场震荡,避险情绪蔓延,美国国债价格飙升、美股遭遇连续抛售。
然而,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的讲话中,鲍威尔不仅没有明确支持宽松政策,反而强调:
“关税极有可能导致通胀暂时上升,而且这种效应可能更持久。”
更令人警惕的是,鲍威尔在讲话中表态明确:在“通胀”和“就业”这两个使命之间,美联储将优先控制通胀。
这番话等于向市场传达了两个关键信号:
第一,关税引发的价格压力是“真实风险”;
第二,美联储不会为金融市场波动兜底,即便市场遭遇剧烈调整。
鲍威尔讲话后,市场信心进一步受挫。
4月16日,美股大幅下挫,三大指数全线重挫:
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73%,报39,669.39点;
标普500指数下跌2.24%,报5,275.70点;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07%,报16,307.16点。
投资者失望之处在于,美联储不仅没有暗示提前降息,甚至对“短期市场稳定”的责任表示了明确的“撇清”。当被问及是否会在市场大跌时出手托市,鲍威尔回应称:“不会,但会解释原因。”
虽然市场目前仍预计美联储可能从6月开始降息,但鲍威尔的讲话释放出更加谨慎的信号,暗示未来利率政策的调整将高度依赖数据,而非市场压力。
尤其是在提及政府财政、移民、监管等政策仍在演变之中时,鲍威尔指出未来可能面临“通胀上行”和“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预示美联储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政策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