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1 月份通胀数据的公布再次将金融市场推向了迷雾重重的境地。2月12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超过前值和市场预期的2.9%。按月计算,CPI 上升了 0.5%,超过预期的 0.3%。这一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立即在市场上引起震动,导致美股期货大幅下跌,主要股指在开盘时集体下挫。
自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就职以来,股市的走势越来越不稳定。前几年推动市场创下历史新高的乐观情绪似乎已经消退。现在,包括关税政策变化、美元走强、通胀预期升温和美联储政策方向不明在内的众多因素正在加剧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增加市场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总统宣布的 “互惠关税”,旨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公平贸易。虽然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但其对市场的影响却喜忧参半。投资者对供应链可能中断的担忧,尤其是对技术和制造业等行业的担忧,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市场对这些关税调整的敏感度取决于两个关键方面:偏离预期的程度和受影响行业的集中度。
对于严重依赖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如汽车和电子产品,成本上升可能会挤压利润空间。相反,出口驱动型行业,如农业和能源行业,则有可能从保护国内生产商的贸易壁垒中受益。然而,历史表明,市场对关税的反应可能会很严重;2018 年,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最大跌幅达到 20%。然而,当前的市场环境自那时以来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实现了供应链多样化,以降低风险。
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飙升至 108.53 点,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是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担忧,特别是欧洲能源危机带来的担忧,导致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二是美国国债与欧洲和日本国债相比具有收益率优势。
对美国股市而言,美元走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美元走强有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有可能抵消关税带来的一些通胀压力。此外,更具吸引力的美元还能吸引国际资本,提升股票估值。然而,对于许多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尤其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的跨国公司来说,美元走强有可能侵蚀海外收益。标准普尔 500 指数约 40% 的收入来自海外,这意味着美元走强会直接减少企业利润。以苹果公司为例,美元每升值 10%,每股收益就会下降 3%至 5%。此外,石油和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往往会随着美元走强而贬值,从而可能拖累股市的相关板块。
针对通胀数据,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社交媒体平台 “真理社交”(Truth Social)上用大写字母咆哮,警告 “拜登通胀 ”正在上升。尽管撇开政治噱头不谈,CPI 数据确实表明通胀压力在增加,这使得美联储更难证明即将降息是合理的。目前,根据 CME 的 FedWatch 工具,美联储在 3 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为 97.5%,降息 25 个基点的可能性仅为 2.5%。
通胀走高也会抑制消费者情绪。由于物价上涨削弱了购买力,抬高了生活成本,家庭在消费时可能会更加谨慎,这可能会损害零售和酒店等行业。同样,商品、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会削减企业利润率,从而影响股票表现。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 2 月 11 日在国会听证会上发表讲话,强化了央行当前的立场。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并不急于降息,强调货币政策已准备好应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虽然美联储在去年降息 100 个基点后暂停了降息,但鲍威尔表示,降息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