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东局势的缓和,原油市场的焦点逐渐从地缘政治风险转向市场的基本面。但正如摩根大通和石油领域专家Ilia Bouchouev所言,当前的供需状况充满不确定性,甚至连基本面本身也难以把握。油价在周一盘中跌超5%,部分原因是地缘冲突的风险有所减弱,但背后更复杂的问题是原油供需数据的混乱。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尽管他们在几个月前预计全球原油市场将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特别是在8月达到每日190万桶的缺口,但现实情况表明市场并没有那么紧张。相反,从6月到9月间,原油供应似乎多出了4500万桶。分析师对这一结果感到困惑,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包括对供应的低估、对需求的高估,或者是低估了全球的库存量。
Bouchouev指出,准确预测原油供需关系在当前环境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由于数据的不透明性,尤其是许多国家并不愿公开真实的需求或库存情况,投资者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特别是全球原油需求分布广泛,部分地区的需求测算可能存在显著误差,进一步增加了预测的难度。
摩根大通的分析认为,库存被低估可能是这4500万桶原油“突然冒出来”的原因之一。这些额外的原油库存可能被储存在地下设施中,难以通过传统的卫星监测技术(如Kpler等)进行追踪,导致市场误判了供需平衡。库存的不可见性使得供需关系的计算更加复杂,也为油价的剧烈波动埋下了隐患。
Bouchouev进一步指出,如今油价的波动更多受到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而非完全依赖于供需基本面数据。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货币政策变动频繁的背景下,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对油价的短期波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意味着,即便供需关系没有显著变化,油价也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驱动而出现异常波动。
我们认为:当前的原油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供需数据的模糊性让预测变得异常困难。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基本面并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更加关注市场情绪和流动性,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传统的供需平衡数据。油价的未来走向可能会受到地缘政治局势、经济数据、以及市场流动性变化的综合影响。
随着中东局势的降温,油价未来的波动可能更依赖于全球经济的恢复力度和各国政策的变化,特别是美国、OPEC+国家的产量决定和消费大国的需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