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包括加拿大、德国、日本、约旦在内的广泛经济体征收全面关税。此举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具系统性风险的政策事件之一。
市场资产 | 变动情况 | 备注 |
---|---|---|
全球股市市值 | -3万亿美元 | 一日内蒸发,创2020年3月以来最差单日 |
美元指数(DXY) | -2.1% | 创2022年11月以来最大跌幅 |
美债10年期收益率 | ↓13bps | 资金流向避险资产 |
WTI油价 | -6.6% | 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
市场对关税预期急剧重估,避险资产表现明显优于风险资产,美元与油价同步下挫,反映出对全球贸易体系的不确定性高度敏感。
尽管以“公平互惠贸易”为名,分析普遍认为该政策属于典型的高压谈判策略(Shock-and-negotiate),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谈判筹码:将关税作为重启与中国、欧盟等关键经济体贸易谈判的杠杆;
本土保护主义:为关键产业(如钢铁、电子制造)提供缓冲空间;
供应链重组意图明显:意图推动企业将生产回流美国,强化“经济主权”概念。
全球信心动摇:市场将其视为美国经济脆弱的体现,而非强势回归;
全面贸易战风险:中国、欧盟及南半球国家或将出台对等反制措施;
地缘关系受损:政策连带冲击传统盟友经济,可能影响中东、亚太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