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公共债务问题一直以来都令市场担忧,这种担忧主要集中在债务的可持续性、国有企业的僵尸化以及经济运行效率的降低。然而,在应对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中,财政政策所发挥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是对财政政策再认识的一些新探索和美国案例的详细分析。
自主财政政策 vs. 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传统研究认为,自动稳定器(在经济衰退期间自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比自主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更加实用,因其响应较慢且难以退出。
自主财政政策的再评估:全球金融危机和COVID-19疫情促使各方达成政治共识,部署了更快速、多样化的财政措施,不再仅依赖自动稳定器。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财政干预支撑了私营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在货币政策受限时刺激了总需求。
逆周期财政政策的演变:
近年来,财政政策变得更加逆周期,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和严重衰退期间。逆周期性主要体现在支出方面,尤其是社会保障福利。
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财政支出是近期最为值得研究的案例。以下是美国的具体财政措施及其影响:
财政支出概况:
2020年3月《CARES法案》:提供超过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包括直接付款、增加失业救济金、企业贷款和补助金、以及医院和州/地方政府的资金。
2020年12月新冠救援法案:提供900亿美元,延长失业救济金,更多直接付款,疫苗分发,中小企业和学校资金。
2021年3月《美国救援计划法案》:1.9万亿美元,包括1,400美元的直接付款、扩大失业救济金、州/地方政府援助、疫苗和检测资金。
2021-2022年的额外支出:支持航空业、增加半导体制造、更多检测、疫苗和医疗保健资金。
支出分布:
家庭部门:获得1.8万亿美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企业:获得1.7万亿美元,占比也为三分之一。
其他:用于医疗及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如交通运输。
债务增长:
债务余额上升:从2019年底的约23万亿美元,到2021年底接近30万亿美元,再到2024年4月底逼近35万亿美元,债务上升超过10万亿美元,幅度接近50%。
债务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40%上升至2020年的126%。
经济增速和通胀:
名义经济增速:2021年和2022年都达到双位数,2023年回落但仍超过6%。
CPI通胀率:2021年为4.7%,2022年为8.0%。
高通胀、高增长和高利率:通胀的爆表导致美联储持续加息,经济出现“高通胀、高增长和高利率”的三高迹象。
财政的关键作用:财政在应对结构性问题和私人部门消费投资意愿不足时起到关键作用。
刺激力度和经济形态:财政刺激的连续性和力度决定了能否改变经济运行轨迹。以美国为例,政府净债务增长超过10%的GDP比例,才能显著改变经济形态。
紧缩政策的局限性:经济形态的改变后,常规紧缩政策难以恢复常态,可能需要同样力度的反作用力,适时适度调控往往更实用。
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的大规模财政支出展示了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关键作用。尽管这种刺激带来了债务的快速增长和高通胀,但也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经济韧性。未来,研究美国的政策决策机制对于理解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